论“一带一路”视域下《对外关系法》的调整对象

张乃根

论“一带一路”视域下《对外关系法》的调整对象


    期刊名称:《国际法研究》
    期刊年份:0.(0):19-38
    作者:张乃根
    单位:
    中文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关系法;调整对象;政府间关系;非政府间关系;软法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对外关系法》是中国一项新的立法,该项立法对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方式促进全球治理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极具意义。对外关系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对外关系法》侧重对外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的合作实践是中国特色对外关系的典范,其“合作共赢”以达到“共同繁荣”的对外合作关系包括政府间关系和非政府间关系,调整手段则以不具有拘束力的“软法”为主。美国学界编纂《对外关系法重述》和关于国际比较对外关系法的研究都表明,各国或地区对外关系的法律调整都涵盖这两方面关系。中国《宪法》和《对外关系法》规定的对外关系基本原则与有关国内立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与中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也不无联系。以“一带一路”对外合作关系为例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对外关系法》的调整对象,并认识到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适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对外关系大政方针转化为可适用的“软法”乃至条约等规范形式的重要性。
    英文摘要:
    全文阅读:  点击下载

相关文章!
  • 南海周边国家海洋划界协议研究

    南海海洋划界问题格外复杂。星罗棋布的岛屿、岩礁等海洋地形,多个沿海国间的 岛屿主权争端,周边国家对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权利的主张等,

  • 美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态

    美国至今没有加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 《公约》 持一贯反对 态度。 事实上, 美国对 《公约》 有着复杂的态度和立场

  • 梁鹏:保险合同复效制度比较研

    我国规定保险合同复效须由投保人与保险人达成协议,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保险人滥用同意权阻碍保险合同复效,宽松的可保主义模式能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