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议管辖中的“实际联系地”——立法目的与效果的失衡

袁发强、瞿佳琪

论协议管辖中的“实际联系地”——立法目的与效果的失衡


    期刊名称:《国际法研究》
    期刊年份:2016.(5):96-109
    作者:袁发强、瞿佳琪
    单位:
    中文关键词:协议管辖;实际联系地;立法效果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不区分国内案件和涉外案件,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只要被选择的法院所在地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即可,并以列举的方式将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规定为实际联系地。然而,在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如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上述五个地点不一定都与案件存在实际联系。不加区分的将上述五个地点一概认定为实际联系地,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法院不应简单以当事人所选择的法院地符合立法所列举的五个联系地即认定为有效,而应结合具体案情、诉由等因素综合考量,同时应当在今后的司法解释中对协议管辖中的实际联系地要求作出解释性说明。
    英文摘要:
    全文阅读:  点击下载

相关文章!
  • 维生素C反垄断案中的外国法查

    美国动物科学产品公司诉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案历经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三审后,再度发回

  • 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

    本文解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所产生的法律文书的法律地位,并解读“决议文”属于《公约》内部行政规范的临时性文件;《京都议定

  • 柳建龙: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抽

    德国违宪审查制度是最具代表性的宪法保障制度之一。抽象规范审查是为弥补美式具体司法审查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客观规范审查程序。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