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再出发

李洪雷

    20年,再出发
    ——在2022年法治蓝皮书系列成果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洪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全面依法治国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线上线下的各位朋友:
    下午好!
    首先热烈祝贺法治蓝皮书迎来第20卷!前几天拿到今年的《法治蓝皮书》,我注意到这已经是第20卷了,20卷,20年,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慨!20年前,我作为一个新入所的青年人,曾经深度参与蓝皮书草创阶段的工作,因此特别了解法治蓝皮书工作当年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时条件非常简陋,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办公场所,没有相关经验,也没多少经费。后来在田禾老师和艳滨的带领下,我们法治国情室团队,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聪明才智,有效凝聚和整合所内外的力量,将法治蓝皮书做成了在法学法律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著名品牌,对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代表我院国家队水平的独特贡献,也为两所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我在此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大家致敬!
    我们这一个单元主要是发布法治评估报告。法治评估报告是我们法治蓝皮书的拳头产品,是发挥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这几份报告对我国政府透明度、司法透明度、检务透明度、境外透明度以及普法等,进行了调研和评估,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对我们了解掌握这几个领域的法治发展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几份报告对相关领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质量都很高,读了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我这里想就我国的政务透明度工作谈两点感想。第一点感想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政务公开或者政务透明度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成绩和进步有目共睹,但也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我们很多方面的信息确实都公布了,人民群众对政务运行情况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了解,但公开的这些信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发挥了切实的促进作用?恐怕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我们报告中有一个发现,就是政府透明度工作水平和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没有必然的对应的关系,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做得很一般,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反而成绩很好。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一个方面可能需要反思,政务公开,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的自娱自乐,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爱发牢骚者”的回应,而那些公众尤其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信息,公开的还远远不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可能也需要进一步反思,现在用来评价一个地方政府透明度成绩的指标,是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体现政务公开的实际功效?
    第二点感想是到底如何推进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法治蓝皮书近年来的透明度报告,在肯定实践中新的进步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都进行非常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很多问题似乎岁岁年年花相似,例如重大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范围不广、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中央和有关部门也很重视,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但似乎一直缺乏实际成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反映了什么样的实践逻辑?可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分析,以俾对症下药。
    结合我在所里的分管工作,我对我们团队的工作也想提一点建议。我们的透明度指数报告以及整个蓝皮书,触及到了我国法治建设中的很多痛点、堵点问题,可以说精彩纷呈、亮点迭出,有很多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创见。期待我们团队能够将报告中的创见更多地转化成学术命题,进行更加学理性、理论性的分析,写成学术论文发表,以增强我们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报告中揭示的不少问题和我们提出的建议,对于中央决策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建议将相关问题点拓展后形成更多的要报上报,以增强我们的决策影响力。
    最后代表莫纪宏所长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两所日前向院里申请成了一个智慧法治实验室,这对两所事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智慧法治实验室的建立宗旨,是聚焦数字技术在法治建设的应用,以及数字技术发展对法治的需求两个方面,助力实现法治中国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相互促进与深度融合。法治蓝皮书工作室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今天发布的几份透明度指数报告,以及13号发布的法院信息化报告,都是这方面实力的体现。在智慧法治实验室建设的背景下,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我们法治评估范围的确定、指标的设计、手段的选择、成果的推广,都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期待我们蓝皮书工作室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这既是对实验室、对所里工作的支持和贡献,同时也必将推动我们法治蓝皮书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20年,再出发,法治蓝皮书的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