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宪法历史的意义——评《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
张翔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启了通过宪法的国家治理。宪法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一项伟大发明,其理想是通过一部高级法的实施来规范国家的政治生活,使得社会走向理性、安定和可预见,乃至于实现康德所构想的人类世界的永久和平。宪法建构在共同体共识的基础上,现代国家也通过宪法的实施来维系共识。人类进入现代的宪法生活之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就都与宪法息息相关。因此,想要理解近代以来的历史,就不能脱离宪法的视角。当然,想要理解宪法本身,也不能脱离历史的视角。就笔者极为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以宪法的视角看历史,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可谓典范。(如他所言,《临时约法》乃民国初年政争重心之所在。理解民初政坛扰攘,也非有法治视角不可。)而以历史的视角看宪法,则是韩大元教授多年来的学术坚持,他主编的《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是这一学术进路下的最新力作。
作为宪法史著作,《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仍然以重要的宪法文件(也就是《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宪法)为纲要,但将这些文本的制定、运行、局限、影响等等都置于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去考察。这种方法,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宪法文本何以如此的同时,也让宪法的历史真正融入到共同体的历史中去。韩大元教授在引言中阐述了自己对宪法史研究的方法论的认识。在他看来,新中国宪法发展史的研究,其目标固然在于客观描述和真实再现相关的历史事实,但同样重要的是,从历史的维度彰显宪法对于共同体的意义。我们会感慨于制宪时的昂扬向上、行宪中的艰难曲折,会对宪法的不宣而废感到愤懑,又对拨乱反正后的宪法完善感到欣慰。但不同的情绪却都是在从不同侧面形塑着共同体的共识。拉德布鲁赫曾有这样的比方:“宪法正如同盾牌,留下愈多以前战斗所刻下的伤痕,愈会获得其主人之珍惜;宪法也如一面军旗,受到更多刀伤及弹孔之侵犯,更会显出它的荣誉和神圣”。新中国经历了7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变动不居中却贯穿着具有同一性的中国人民的制宪权。阅读《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能让我们理解现行宪法背后的历史沧桑,也能让我们更加珍视现行宪法,珍视其中所包含的国族精神的同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总结我国宪法发展的历史经验:“往前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一判断可以通过阅读《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而得到印证。我国的现行宪法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制定出来的,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现行宪法又经历了五次局部修改,回应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制宪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如何实施宪法,避免重复历史上忽视宪法的错误,是当下必须深思的问题。
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一部宪法的成功,固然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品质,但更重要的是各种政治力量、社会公众的确希望把宪法实施下去,也就是宪法所规范的对象接受这部宪法并希望它发挥作用。《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所展现的历史也说明,如果人们都对违宪乃至毁宪浑不在意,再好的宪法也会走向失败。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已经对全面实施宪法形成了充分的共识。《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一书的最后,对2018年的宪法修改进行了述评。此次修宪所涉及的各项重要内容中,关于保障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安排尤其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法治意义,也让我们对于中国的未来有着更乐观的展望。
《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也是指向未来的。韩大元教授在后记中回顾了这本书的由来,并希望能继续每十年完成一次系统修订,为2049年出版《新中国宪法发展100年》奠定基础。我想,这固然是一个学者的理论雄心的体现,但更体现着对中国宪法道路的信心与热情。
作者简介: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