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一面镜子

莫纪宏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规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公民对自己的祖国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崇敬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是每一个成熟的公民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治国家中,爱国主义都是公民教育的必备话题,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在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并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和神圣法律职责。正是基于每一个公民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感,现代主权独立的国家才得以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国际社会赢得尊重,才能在公民的真心爱戴和拥护下,有效地维护和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利益。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几乎世界各国的教育立法中都明确了爱国的价值导向,在这一方面,美俄两国均十分重视立法保障青少年爱国教育。以美国为例,制定于1949年的内布拉斯加州的《美国主义法》明确要求每个学校都要设定美国主义委员会审核教科书及教师,确保符合美式价值和美国主义;规定中小学开设爱国主义课程的内容,在教育中强化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优势。俄罗斯在普京执政后也十分重视通过立法保障和推进青少年爱国教育,相继出台了《儿童青年教育示范法》《青年政策示范法》等法律,《中小学爱国教育法》也即将颁布。
    爱国主义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中也是国家首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现行宪法不仅规定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宪法地位,而且还在第24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广大的青少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和人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纲要》强调: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从青少年抓起,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抓稳抓牢,使得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形成青少年健康人格的一面镜子,照亮青少年未来人生奋斗的征程,从而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作者: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法学网2022年3月20日首发,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