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航运业展现更强韧性
支振锋贸易及物流业是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占本地生产总值约五分之一,支撑着67万多人的就业。航运业虽然只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1.1%,为香港逾8万人提供就业,但却是贸易及物流业的重要支柱,推动香港成为全球海运界的区域运转枢纽。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港国际航运业发展不断遇到新的课题,也表现出了巨大韧性。
国际航运业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撑。航运是世界经济的血管,承担着全球90%的贸易运输量。香港90%的货物通过水路运输。背靠内地广阔市场,居于航运要冲,以其深水良港的自然条件和极其优越的营商环境,海运长期以来都是香港的核心业务,货柜吞吐量曾多次位居全球第一。国际航运业务的发展,不仅使香港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航运中心,也为全球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香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所下滑。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货柜吞吐量、抵港船次分别比去年一季度下降13.8%、9.9%和9.8%。港口吞吐量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但非决定性指标。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代经济体系,航运服务是港口最重要的功能。传统上,港口主要是直接提供船舶代理、货物装卸、引航等基础航运服务。而船舶融资、船舶保险、海事仲裁、市场信息、航运衍生品交易等服务越来越远离港口现场,体现出资本密集、信息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服务层次越来越高,附加值越来越大。航运服务的层次高低、航运服务的集中和齐全程度,决定了一个城市在国际航运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标准制定能力和话语主导能力,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最重要的支撑因素。
香港拥有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雄厚基础。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廉洁透明、监管高效规范、司法颇具影响、经济竞争力强,营商环境一流。除了优越的天然条件和健全的港口基础设施,香港在高端航运服务上“家底”颇厚。香港拥有充满活力的海事集群,约900家与航运相关的公司提供广泛的海事服务;商船船队占全球9.8%,每周约有280艘集装箱船前往全球600多个目的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够很好满足航运业对融资的需求,船东或租家可以在香港向全球银行融资,获得全世界的船舶保险服务。在香港注册的船只约有2600艘,总载重量超过1.3亿吨,多年来稳居世界第四位;香港已逐步在选定的特区政府驻海外和内地的经济贸易办事处,成立香港船舶注册处区域支援团队,为船东提供更快捷、直接的支援。香港在国际航运界也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国际航运公会2019年在香港设立中国办事处作为其伦敦总部以外的全球首个办公室;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于2020年9月宣布,把香港列为第4个指定仲裁地,证明香港已成功跻身世界顶级海事仲裁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在更高起点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香港航运界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丰富经验、人才储备、区位优势及金融、法律优势,进一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与内地优势互补,构筑强大的现代世界级港口体系矩阵,并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同时,借助国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低碳海运、智慧港口、现代物流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方面,强化全球布局、数字赋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制定能力。
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方面,也是香港对国家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香港已通过优化政策和提供资金促进航运业务繁荣,新一届特区政府也正蓄力待发。“一国两制”进入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篇章中,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金字招牌将更加熠熠生辉。
作者:支振锋,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台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6月28日。